唐    鹏丨作者

李    遇丨编辑

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下称《报告》)中“数字政务篇”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政务整体水平稳步提高,数字政务指数比2017年提高32%。全国范围内,数字政务保持了较平稳的发展态势。随着全国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建设的稳步推进,推动在线政务服务入口不断向省级上移,“多服务汇聚、全流程在线”和“入口上移、服务下沉”成为当前数字政务发展的基本态势与方向。此外,数字政务与营商环境质量、地方经济发展呈现强关联特征,政务服务持续向“难、堵、痛”点等高价值领域进行创新扩散。参照《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中的数字政务指数分布情况,未来数字政务发展有三点值得关注——

  • 移动政务服务的“第三屏”现象浮现

被誉为“互联网女皇”的玛丽·米克尔在《2016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提出,社交应用正在成为用户移动在线生活的“第二屏”——他们通常点亮手机屏幕(第一屏)后,首先打开或进入的就是社交应用(第二屏),中国的微信与美国的脸书都是“第二屏”的典型应用,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增强,“第二屏”正在完成一种用户操作系统的切换,迅速从一种工作和休闲娱乐的通讯入口切换为一种以API模式加载各类服务应用的在线生活平台。

《报告》显示,用户使用移动政务服务的习惯已经养成。2018年12月微信城市服务累计用户规模超过5.7亿,是2016年的2.6倍。用户增长趋于稳定,同比增长36.69%,362个地级市共上线13781项服务,平均每个城市38项服务。在服务广度上,全国数字政务服务的供给和需求都在进一步扩大。供给方面,政务公众号总数继续快速增长,2018年比2017年增幅超过61%;需求方面,政务公众号累计粉丝数也在继续增长,增幅接近45%。在服务价值上,对比2018年与2017年,全国数字政务服务项目的价值提升了近44%,数字政务服务的重点行业丰富度更是提升了超过53%。在服务活跃度上,全国政务公众号月群发文章增长了57%,活跃粉丝数增长增长了62%,文章月均点击量提高了近36%,政务公众号菜单月均点击人数更是增长超过了171%。

通过以上数据表明,在数字政务领域,以微信城市服务、微信政务小程序为代表的政务服务“第三屏”现象已经浮现,即用户点亮手机屏幕(第一屏),进入微信(第二屏),打开城市服务或小程序(第三屏)。而与自媒体领域唱衰微信订阅号的“流量红利消失论”不同的是,政务公众号的注册量、活跃度、发文数量、文章月均点击量、政务公众号菜单月均点击人数等均是呈迅猛增长态势。从整个移动内容生态以及政务服务需求来看,这背后大致存在两点原因:一是对炒作、谣言、标题党、洗稿等现象的平台监管力度趋强,从另一方面刺激了用户对官方权威信息的获取渴望,从而提升了政务公众号内容存在的阅读量和传播范围;二是用户需要的不只是“信息的服务”,对“服务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依赖通过内容入口来获取政务服务,所以政务公众号菜单月均点击人数增长高达171%。“入口即服务”成为移动政务服务社会化、泛在化发展新常态。

  • 数字政务的“波纹效应”日渐明显

《报告》中数字政务指数的省级排名显示,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四川、湖南、江苏、福建、重庆和上海位列前十名,数字政务的用户结构呈现出两极化发展特征,一线和四、五线城市月活跃用户数增势最快,其中,一线城市用户同比增长26.98%,四、五线城市用户同比增速仅次于数字一线城市,为25.06%。反观本次进入前十名的山东、四川、湖南和重庆四个省市,对于数字政务的发展态势而言,可以视为“波纹效应”——数字政务的社会效应正在由中心城市向中西部省市强势扩散。

“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一颗“石子”被投入到政务服务领域以来已经有近四年时间,在政务服务基础设施领先与用户数字素养较好的一二线城市,数字政务主要面向通勤困难、人口密集、需求集中的服务背景下,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手段解决单位时间和空间内的高密度需求,因此其投入方向与创新模式都跟营商环境、高知分子以及个人发展相关。四、五线城市的用户增速出现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可能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有的数字政务基础较弱,通过国家层面的集中推进,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呈现出“后发优势”;二是一线城市产业转移以及职业人口外溢,包括一些城市爆发的“抢人大战”,一定程度上对数字政务的核心用户群有一定吸引力。此外,《报告》数据显示,三线城市用户增势和所占比重均为最低,分别为16.24%和12.26%。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并非城市自身原因,而是作为数字政务在区域上的“中间层”,过去在电子政务上的工作推进已经达到了天花板或临界点,要进一步提升增速,需要国家层面从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材料、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进一步激活数字政务用户的服务成效度。

值得一提的是,从省级数字政务指数排名提升程度看,提升最大的并非一线城市,也非中部黑马省份,2018年提升幅度最大的三个省份是内蒙古、山西和黑龙江。由于政务服务与治理理念的滞后、营商环境优化动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缺乏方向感,内蒙古、山西和黑龙江都曾被媒体舆论打上各种暧昧的标签。本次内蒙古、山西、黑龙江在数字政务指数排名跃升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要实现从传统资源型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型,首先需要完成从传统政务向数字政务的转型。仅仅通过产业移植无法实现地方经济的复苏,通过数字政务的改革与创新才可能重塑一座城市的人才环境、产业环境与价值取向。

  • 数字政务或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报告》显示,数字政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营商环境呈强相关性,而数字经济作为全球政府关注的焦点,各国数字政务的政策取向与价值取向正在不断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欧盟发布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就是例证。《报告》显示,2018 年全国数字经济体量为 29.91 万亿元,占GDP比重的33.22%。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 年)》显示,2018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31.3 万亿元,占 GDP 比重为 34.8%。两相对比,数字经济在我国GDP比重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已成事实。那么,数字政务未来将如何与数字经济发展互动?政府机构应如何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和市场监管层面采取积极、包容、审慎的策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我们以数字政府建设影响程度与数字经济发展速率为纵横主轴建立DGE曲线的坐标,将数字政府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导入期。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起步期,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工作为顶层设计与产业政策制定,同时推动基础设施的升级优化,本阶段的政府行动影响深,而数字经济的发展速率较缓;

第二阶段:培育期。当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快速上升期,数字政府建设需要推进的主要工作为打造适合创新创业企业的营商环境,通过在线政务服务简化办理流程、优化办事体验与提升服务能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观察过去三年的发展,通常在数字经济高度竞争行业,随后会进入一个“混沌区”——数字经济继续高速发展,而数字政府在本着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的同时,在针对一些新的领域会出现一定的相对滞后性,比如在出行、直播、共享、P2P等领域的治理与监管;

第三阶段:规范期。迈过资本、企业的高度竞争的“混沌区”后,行业会进入一个规范期,本阶段数字政府建设需要充分结合对行业发展的大数据洞察与趋势探测,制定相应治理策略,扶持和支持数字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四阶段:创新期。本阶段的数字经济发展会渐趋稳定,经历过市场竞争、用户教育等过程后,市场与运营模式日趋稳定,而创新则是数字经济继续获得发展空间的重要方式,数字政府建设在本阶段需要侧重关注全社会的数字素养提升,以适应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比如面对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工厂等需要的数字素养。(完)